女性的權利提升與性別平等的重要性
- 葉田甜
- Dec 9, 2017
- 5 min read
「爭取女性權益」並非完全單方面拉抬女性,而是在人人生而平等的基礎上,為社會追求性別之間的平等,目的在於營造一個對最多數人有善,且能以恰當的方式得到實質平等的生活場域。在追求性別平等的過程中,女性權益較容易成為焦點的原因是,多數的舊有文化觀念與法律風俗對女性不利,例如舊民法規定子女從父姓,和離婚後監護權歸屬無法達成協議時以男方為主、三從四德、傳統社會分工的男主內女主外、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應當接受男子保護照顧⋯⋯等等。近來社會上掀許多關於性別議題的討論,性別之間是否有位階關係成為了重要的檢視焦點,提升女性權益,不等於打壓其他性別的地位。
許多習慣與法律雖已隨著時代的遞移而修正,但受傳統影響而會產生的下意識反應(如粉紅色給女性、藍色給男性;娃娃給女嬰、機器人給男嬰)仍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既定性別印象看似不會對人造成重大的影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框架使得社會在無意識之中干涉到個人選擇的權利,人的一生中會做很多選擇,每一次的選擇權利都應該被社會重視並給與承諾的平等。每一個性別在世界上都還是受到性別不平等的壓迫,無論是男人、女人、或是多元性別族群,追求性別平等,是一個在社會安定之後進一步延伸出來的議題。一個社會場域中,真正自由而無壓力的選擇才能讓每一個個體真正的邁向自我理想中的生命形態,這種追求美好的權利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權利。
談論及性別之間的不平等,性別暴力是需要被極力避免的行為。聯合國於1979 年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已有一百八十八個會員國致力於「確保當地法制男女平等」、「設立機構有效保障婦女免受歧視」、「消除個人、組織、企業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生育權的保障」等平等須落實的重點。除了歧視之外,衛福部於四月的統計中表示: 「台灣20年來性侵通報被害人累計超過13萬,女性受害者是男性10倍,但男性受害者逐年攀升,20年來增加60倍,性侵害不限於女性。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施行滿20週年,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攜手再造性侵害防治的溫柔革命),民國86年至105年度性侵害通報案件受暴人數累計達13萬1134人,其中女性高達9成,女性被害者人數為男性的10.52倍。」
女性受到的性別暴力如性騷擾、性侵害數量是男性的十倍,顯現出:在性別暴力的議題中女性多屬相對弱勢,這樣在生理上相對容易被傷害的族群需要法律的直接介入規範與保護。同時,除了在犯罪發生時提防女性自己小心,發出《防狼手冊》之外,之外也必須告知男性尊重其他性別的必要性,或許也要發出《防變狼手冊》吧?目前社會中有許多性別暴力的案例,職場上的玻璃天花板問題也局現住了特定性別實現理想生命的選擇權,而認為玻璃天花板不存在的群體認為,男性在領較高薪水升職較高位的同時也付出更多,且男性也受到傳統價值觀規範其必須擔任一家之主、養家餬口的不平等的壓力。就是因為如此,才要在追求平等的應有待遇同時消弭任何「對任何性別不公的價值觀」,玻璃天花板的問題、性騷擾、性侵害問題確實存在且被影響者多為女性,歧視與暴力行為需要被修正,沒有藉口。
若說性騷擾、性侵害是最直接的性別暴力,那對於這些議題消極的沈默,是使性別暴力更加嚴重的肇始之因。
若從生活中發生的事件說起,以下有兩個例子: 我所就讀的臺南女中在前陣子發生了一起人人惶恐的性別暴力事件,作家之死與書中告白造成網路媒體大肆報導,許多平台順勢開始討論性教育相關的議題。令我訝異的是,學校部分老師雖然在新書剛出版時推薦大家購買,但卻在作者死亡後要求學生不要再接觸書中「過於沉重」的內容。雖然仍有少數老師願意與學生討論相關議題,但對多數人而言,與性暴力扯上關係的議題被避談,無法了解的人仍然站在門外,無法了解甚至無從了解。普遍來看,國高中老師不願深談有關「性」的一切,我認為這是一個不健康的現象。就算課本中已有粗略的內容,老師多數選擇不提不說,若大家在追求性別平等之前未能瞭解性別,那麼可能事倍功半甚至產生反效果。另外有女性團體在此事件發生同時再次提出「通姦除罪化」的議題,同樣值得大眾在第一時間直覺得判斷善惡之後更深入的考慮其它影響因素,畢竟法律所能規範的只是最低限度的、無法顧及全盤的公正。
另外,若在網路上打上「慰安婦」與「臺南女中」這兩個關鍵詞,「小桃阿嬤」的相關報導充滿了版面。2015年時,臺南女中頒發畢業證書給小桃阿嬤,作為他未完學業的紀念與彌補。但在此之後,學校卻沒有更積極的作為,讓校內的大家認知到頒發證書的意義與原因。頒發畢業證書變成是少數人關懷的事情,甚至只是象徵。校內缺乏相關紀錄,大部分學生甚至老師都處於一個無知無感的狀態。台南女中作為一所與慰安婦有關的女校,應該在校史中提及相關的歷史也應該讓學生明白每個決策的原因。適逢南女的百年校慶,在普天同慶的同時或許也不可忘記曾經存在的歷史問題。其實,小桃阿嬤是否為南女校友仍有待討論,因為南女的學生名單紀錄中沒有陳桃的名字。學校應該深究自己的歷史,在頒發畢業證書給陳桃阿嬤的同時若等同了承認校友身分,那麼究應該再去釐清為什麼陳桃的名字沒有被學校留存。
我想,一所女子高中對性別教育的漠視與自身歷史的遺忘,是最嚴重的性別暴力。人有必要從這樣的狀態中清醒。未來是必須由當事者自己創造的。唯有真正了解,才能知道面對問題的必要性、真的走出牢籠。
所以,性別暴力的防治與性別平等有需要被討論,由大家一起來檢視這個看起來已經很平等的社會。女性的權利是需要大家一起保護的人權,我們要努力讓有能力的人得到應有的待遇、讓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女性權利的提升與性別平等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希望大家都可以從日常生活中開始思考、討論,讓社會變成一個更適合所有人生存的地方。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