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禁錮.重拾」已死受難者的遺詩──李來基|臺南受難者人物介紹

  • 鄭韶昀
  • Feb 17, 2017
  • 2 min read

  李來基,臺南縣關廟鄉人,臺南專修工業土木科畢,曾任職關廟農會,於38年6月由陳文山吸收加入李媽兜組織的「臺灣省工作委員會」關廟鄉支部,也就是當時中國共產黨在臺灣的重要組織

  1951年5月新豐分局在戶口突檢時,查獲一名偽造國民身分證者陳文山,經審問後,陳文山承認自己為李媽兜部下,並供出關廟人李來基等十一人為共犯。李來基於1951年8月29日深夜被捕,已「意圖以非法之方法顛覆政府而著手實行罪」處死刑,並於1953年5月28日遭槍決,得年二十七歲。

  李來基在獄中兩年,寄給女兒李明玉許多封家書,信中內容有時是詩,有時是畫,畫了女醫師、女工程師、女畫家、女教師,深切地表達對女兒的期許。李來基被槍決後,家人自領回的遺物中,在他的西裝口袋找到他藏起來的〈絕筆詩〉,寫著:

  鳥兒像告訴什麼似的在春空中飛鳴

  遠遠的汽笛留下幾道餘韻

  像吞沒無數的憂愁

  難道生命是塵埃、愛情是泥土呢?

  為了至愛的被壓迫同胞

  春風微微像柔和的歌唱

  在歡送我們光榮的滅亡

  國民政府因國共內戰失利而遷臺,因遭中國共產黨大敗,恐共及仇共的心理油然而生。撤退來臺後,使用各種法律及行政命令,無所不用其極地保衛其反共復國的最後基地─臺灣,並實施軍事戒嚴統治。然而,雖正值動員戡亂時期,國民政府剿共不遺餘力,誓言集結勞工革命的臺灣共產黨,卻仍能吸引無數臺灣人入黨。明知與共產黨沾上邊,就可能被政府盯上,甚至失去性命,卻因著政權腐敗與生活困頓,使共產黨員仍然願意挺而走險,追求當時被視為禁忌的左派思想。無論他們為的是家計溫飽,還是執意顛覆政府,盼望的都只是一個較適合人們生活的環境。行使現今看來人人皆有的自由權與生存權,在當時卻因與當局「為求國家穩定」的剿共意識型態不和,導致一件件家破人亡的悲劇,更成了臺灣史上永不磨滅的傷痛。

  李來基留下一首絕筆詩,表露出生命最後一刻,為理想犧牲生命而無所罣礙的精神。然而,在從容就義之餘,似乎仍有一絲散不去的惆悵,讓六十四年後讀著此詩的我們不禁反問那時代,人,不該生而自由且平等嗎?

Recent Posts

See All
「禁錮.重拾」心得

在「禁錮重拾」系列活動在校園裡開始後,我們聽到了許多不同的聲音,有鼓勵的言語、有好奇的問題,當然,也有不少的質疑。 在校內推廣轉型正義的概念,一直是南蠻的初衷。轉型正義有很多的層面,調查真相、起訴元兇、賠償、紀念等等,但是高中生終究不夠專業、能力有限,我們沒有權力自己撤除校...

 
 
 

Comentarios


文章分類
Tag
Facebook

© 2017 created by nan.rebelli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