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錮.重拾」延續一生的倡議與愛──田孟淑、田朝明|臺南受難者人物介紹
- 蔡嘉軒 核稿編輯/鄭韶昀
- Feb 22, 2017
- 3 min read

人稱「田媽媽」的田孟淑與「人權醫生」田朝明同為台南縣山上鄉人。一九五零年代,一位臺南女中的高中學生,與相差十六歲的外科醫生陷入熱戀,然而,年齡的差距和臺灣人同姓不能通婚的禁忌,使得這段戀情不被祝福。最後,十八歲的田孟淑決定與田朝明私奔,成為彼此人生路上永遠的牽絆。
東京醫學院畢業的田朝明醫師是戰後臺籍菁英之一,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歷經波折從日本回到台灣,一心想為祖國服務,但此時迎接他的卻是一個專制、貪汙、將臺灣人民性命視如草芥的腐敗政權。歷經二二八、清鄉、白色恐怖等事件,田朝明的朋友大多殉難,這使他終身反對國民黨政府。而田孟淑在丈夫的影響下,也成了秉持民族精神的鬥士。
他們的婚姻不同於一般人,除了親情與經濟,還多了份憂國憂民的情懷。田家是個國事家事分不開的家庭,在多數人閉口不談政治的戒嚴時期,田家在生活中實踐不合作運動,長年關懷政治犯、民主人權與獨立運動,正氣凜然的田爸爸是憂鬱寡歡的知識份子,與擁有滿滿熱情、充滿行動力的田媽媽正好互補。他們兩人積極投入臺灣各項議題,關心被捕入獄的政治犯與其家屬,爭取言論自由、總統直選,臺灣重要的民主運動,他們從不缺席,始終抱持著讓臺灣更美好的初衷,用生命去追求公平正義、捍衛人權。
致力於關懷政治受難者及其家屬的田媽媽,在美麗島事件發生後,經常與丈夫到獄中探監,每年端午節包六百顆粽子,分送至各監獄給思鄉的政治犯;在林宅血案發生時,她的女兒田秋菫第一時間發現並營救林義雄的長女林奐均的性命;當時謝聰敏表明台灣前途由人民自決,被捕並以叛亂罪嫌起訴,就在即將被槍決前,是他們夫妻倆成功地搶救了他的性命。
田朝明和田孟淑總是站在歷史前端的現場,雖不是檯面上最耀眼的人物,卻是運動不可或缺的溫柔力量。他們攜手走過了臺灣的白色恐怖、清鄉、中美斷交、美麗島事件、解嚴等動盪的時代,把營救政治犯、執行黨外運動、默默幫助為臺灣民主奮鬥的人等工作視作己任,不求回報地釋出全數的關懷,關心政治犯,也關心臺灣的未來。在他們的心中,追求民主與獨立建國不只是為了自己的理想,更是為了代代子孫的自由和政府威權而對抗,這並不是膚淺的藍綠角力,而是人權對抗壓迫的英勇故事。
後來,田家夫婦為臺灣民主抗爭的故事也被改拍成了電影《牽阮的手》,他們的愛情故事,同時見證了臺灣的民主運動史,引領觀眾回首那個年代的悲壯,和更重要的—人與人間的情、人與土地間的愛。當大多數的人噤聲不言,假裝沒有看到壓迫的存在,平庸的邪惡充斥了整個社會,被視作異類的民主鬥士田孟淑與田朝明前輩不畏高壓獨裁,用關懷堆疊歷史,不懼國民黨政權,為了自由與人權發聲。儘管現在社會已經趨向民主,體制中仍是處處存在著不友善,希望田媽媽與田爸爸的勇氣與堅持,能隨著他們的故事,一直一直的流傳下去,讓臺灣人知道,就算面對再大的壓迫與不合理,我們也要挺身而出,為公義而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