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錮.重拾」綠島上的醫界良心──蘇友鵬|臺南受難者人物介紹
- 李牧宸、鄭韶昀
- Feb 20, 2017
- 2 min read

蘇友鵬,1926年1月12日出生於臺南。1949年自臺大醫學院畢業後,擔任耳鼻喉科醫生。1950年5月13日,他與許強、胡鑫麟、胡寶珍等多名臺大醫師,因「臺北市工作委員會案」,依「參加叛亂之組織」罪名判處十年有期徒刑,絕大多數的日子在綠島渡過。
入獄的理由,不過就是一個共組的讀書會,這個國民黨口中的「中國共產黨地下學習小組」,年輕的他們在此交流並閱讀,如魯迅、茅盾、老舍、巴金等左翼作家的作品,以及社會主義思想。「我被抓的時候,身上有一本魯迅的小說!」西裝外套裡的一本《狂人日記》,成了蘇友鵬被定下叛亂罪的唯一證據。沒有律師,也沒有公開審判,這幾位有著大好前程的臺大醫生,頓時成了被遣送綠島的政治犯,離家千里,與社會隔離。
綠島的政治犯稱為「新生」,為了「矯正」與「改造」他們的思想,新生們每天都必須上政治課。然而,在政治課以外的時間,由眼科主任胡鑫麟負責,偕同蘇友鵬、林恩魁、胡寶珍、王荊樹等數位醫生,成立了「新生訓導處醫務所」,用克難的醫療設備在缺乏資源的綠島行醫,服務的對象從監獄的官兵、新生到綠島居民,只要有醫療需求,他們一視同仁,自願提供。
蘇友鵬醫師於1960年出獄後,因同學、學長幫他作保,得以在臺北市鐵路醫院耳鼻喉科擔任醫師,退休後在家中開業迄今。這些年來,蘇友鵬醫師雖然曾因白色恐怖而遭到迫害,卻沒有因此噤聲,二零一四年的太陽花學運,八十四歲的他以前輩的身分到抗議現場聲援學生,用最直接的方式支持臺灣的民主運動。
前些日子,以白色恐怖作為背景時代的解謎遊戲「返校」正熱,也引起了廣大的討論,有人質疑遊戲情節沒有邏輯,故事中的角色明明沒有買書、賣書、重製書,判十五年會不會太重了些?而蘇友鵬醫師就曾這麼說:「我們活在一個荒謬、荒唐的時代!」此刻,當我們回顧,在國民黨的統治之下,別說是邏輯,就連法治也未曾存在。只一場讀書會,卻因內容與當局牴觸而被限縮求知的自由;只一本《狂人日記》,就能當作判刑十年的唯一證物,甚至定奪了一個人的生死。這些匪夷所思的情節,在一九五零年代的臺灣不斷上演;但,直至今日,這些看似已經停演,卻對臺灣社會造成極大影響的荒謬歷史,又有多少人盡心關注呢?
Comments